EN
俄罗斯最IN中国元素的万亿级棋局
来源:  |   发布时间:2018-06-29   |   点击量:
       自主汽车品牌力帆,正在悄然下着一盘完全颠覆世人对其传统印象的大棋。
 
       白岩松说,“俄罗斯世界杯,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,其他都去了”。
 
       在涌进俄罗斯赛场的众多中国元素中,最in的中国元素之一当属时不时就迎面驶来的力帆汽车。去年,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实现销售31905辆,其中53%的份额被力帆占据,是“奇瑞+吉利”的总和,而这已是它连续7年稳坐龙头地位。
 
2.jpg
力帆被用于俄罗斯警车
 
       海外市场捷报频传的另一边,这家不事声张的自主汽车厂商,以其独有的“换电”模式,布下一盘意图改变整个新能源汽车格局的大棋……
 
       2018年5月6日,力帆股份(601777)发布公告: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24.8亿元,投入新能源汽车能源站、锂电芯、智能快换平台、以及新能源SUV汽车四大研发项目。
 
       24.8亿元募资背后跳动着的,是一颗万亿级市场支撑的变革雄心。
 
3.jpg
力帆创始人尹明善
 
       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中,1938年生于重庆、1992年创立力帆的尹明善,堪称传奇。
 
       他41岁创业,从出版业中掘得第一桶金;54岁进军摩托车业,在嘉陵、建设的夹缝中创立力帆,2001年将摩托车发动机产销量做成全球第一;65岁再度投身汽车业。
 
       在国内,力帆汽车远没有力帆摩托知名,品牌地位稍显“非主流”。但另一面,力帆汽车销售版图已扩展到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,甚至超过内销,成为汽车制造中的出海大品牌。
 
4.jpg
力帆深受俄罗斯人喜爱
 
       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实现销售31905辆,其中53%的份额被力帆占据,是“奇瑞+吉利”的总和,而这已是它连续7年稳坐龙头地位。
 
       在乌拉圭,力帆建成当地投资最大、产能最强的中国车企,销售面向整个南美市场;在南美最大市场巴西,亦是连续3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之首。
 
       甚至,乌拉圭当地人见到中国人,打招呼不用“nihao(你好)”,是用“lifan(力帆)”。
 
       在新能源汽车上,力帆嗅觉敏锐,布局很早,但却被认为是“起了个大早,赶了个晚集”。
 
       而这次增发的背后,则是力帆意图收复失地并且超车向前的雄心。
 
5.jpg
力帆620EV亮相上海世博会
 
       早在2010年,力帆就已联手中科院成立“中科力帆”,推出新能源汽车“力帆620EV”,以警务车的身份亮相上海世博会。
 
       2012年6月,力帆电动车LF7002CEV,又以续航里程200公里、免充电桩的方式,率先杀进北京市场。
 
       也是因为布局早,力帆遭遇到更多坎坷,以及行业痛点的制约,以至于被后来者踏着自己的经验教训前进,从领跑者到了所谓的陪跑者。
 
       但付出总有收获,先行的道路走下来,让力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体察、更深刻的思考,也让其超越汽车制造本身,以更宽广的视野检讨行业发展,进而在更广层面定义自己的位置和价值。
 
       充电难、充电慢是新能源汽车的两大痛点,力帆更早体察到问题,也更早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继而把问题变成机会,探索出一个“充换并举”的模式。
 
       很多人将充电视为唯一正确的方向,并将“换电模式”视为“歧途”。特斯拉曾尝试过换电,最终在巨大的运营成本面前却步;国内部分公交车正在使用“底盘换电”,也因为用着燃油车的老底盘,拆卸太频繁,容易对汽车安全构成隐患,推进困难。
 
       力帆则是坚定的“充换并举”模式的推崇者,推动者。
 
       2015年5月,力帆出资收购全球第一家掌握无线电池管理技术的科技企业——无限绿洲。
 
       今天,在力帆的新能源汽车中,电池一旦缺电,既可以自行充电,也可以通过自动远程下单给换电站、呼叫换电站备好换电电池。这一“黑科技”背后的核心技术,正源于无线绿洲。
 
6.jpg
6.jpg
移峰能源站
 
       支撑“无线绿洲”把构想变成现实的,则是力帆的“移峰能源”站。
 
       “移峰能源”站酷似一个大型集装箱。一个站可容纳数万块电池,保证约2000辆新能源汽车的换电电池供应。其核心优势是,以浅充浅放的模式在电网低谷期充电,并以规模化方式集中与分配,既可尽量延长电池寿命,又可降低用电成本,提高能源使用效率。
 
       “无线绿洲”与“移峰能源”之下,力帆可让新能源汽车实现“3分钟换电”、“24小时用车”,进而摆脱充电桩和长时间等待的用车方式,一举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痛点。
 
       这是一套有可能改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风向和产业进程的方案。
 
       为推进方案,2015年5月,力帆推出定增计划:拟募资52亿推进“智蓝战略”,在新能源汽车、换电运营、租赁服务三大板块发力,即力帆“新能源战略1.0版”。
 
       但定增方案一推出,就遭遇“千股跌停+千股停牌”的大股灾,漫漫熊市将资本市场拖入泥潭,力帆股价也长期低于定增发行价。
 
       52亿的定向增发,最终折戟沉沙。曾经是新能源汽车扛旗者的力帆,也逐渐在新能源产业的风起云涌里,渐渐隐没了声音。
 
       直到再次雄心归来。
 
8.jpg
盼达用车亮相美国硅谷
 
       2018年1月5日,大洋彼岸传来力帆新能源汽车的新消息,也是大消息。
 
       在美国硅谷的一场汽车展示会上,乘客只要掏出手机,在一个名为“盼达用车”的手机APP里点击“我要上车”,一辆新能源汽车就会自动驶来、停你面前;开车时,汽车具备的L3级自动驾驶能力,可识别信号、避让行人;下车后,关上车门再点击“我要泊车”,后面的自动泊车、自主换电,统统不用你操心。
 
       即便在“黑科技”频出的硅谷,这种将汽车“呼之即来、挥之即去”的操控力,也并不多见。
 
       100多天后,重庆两江新区,一款名为“盼达智能”的共享汽车上线。不久,“找盼达车”、“用盼达车”,即在这座被人戏称为“让GPS迷路”的“魔城”里成为时尚。
 
       盼达智能共享汽车,正是力帆以330EV新能源汽车为原型,辅以百度Apollo2.0、采埃孚ProAI的智能改造推出的新模式和新产品。而支撑其成功运转的全套系统,则是“盼达用车”、“无线绿洲”、“移峰能源”相互协同的结果。
 
       这也是力帆2015年定增失败后,暗自憋了几年的大招。
 
       2015年11月,定增遇挫的力帆,将战略投资的共享汽车“盼达用车”正式上线。此后不到三年时间,盼达揽下310万用户,布局重庆、杭州、成都、广州等八座大城,并与百度、阿里等互联网巨头联手,成为中国最大的共享汽车出行平台。
 
       这两年,共享汽车成为众多新能源厂商转型升级的新战场:上汽有EVCARD、北汽有绿狗、首汽有GoFun、吉利有曹操专车,连戴姆勒奔驰的Car2Go、宝马的DriveNow都来虎口夺食,一度上演疯狂烧钱的戏码。
 
       盼达能在激烈竞争中成功,得益于力帆在整个产业链的积累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“换电模式”为其解决了两大痛点:便捷的换电、低成本。
 
       在其支撑下,24小时运营的盼达不断刷新着业绩。单车单日最高流转17次、行驶583公里,已是最新的数字。
 
       靠着更高效率,更低成本,盼达在杭州上线不到一年,就实现了盈亏平衡。
 
       这在整个共享汽车行业中,都是第一家。
 
       盼达用车的火爆,也成为力帆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的助推器:
 
       2017年4月,盼达进入郑州,第一批就投放900辆力帆330EV;同年12月,力帆又拿下重庆快键10000辆LF5028新能源汽车大单;2018年1月,盼达落户广州,计划全年投放5000辆新能源汽车。
 
       一连串大单背后,有人认为盼达成了力帆卖车的新渠道,这固然是肯定的。而且,好处还不止于此:通过投入共享汽车的运营,盼达还能让力帆更好地体察消费者的用车痛点,也锻炼出更好的研发制造能力。
 
       但在业内专家看来,共享汽车的商业模式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 
9.jpg
共享汽车是一场“抢车位”博弈
 
       与共享单车不同,由于城市公共车位的稀缺性,共享车企一旦站稳一座城市,便对竞争对手形成强大的挤出效应。
 
       以重庆为例,如今盼达已将300多座停车场、7000多个停车位占据,即便新进的对手能够不计成本地投放新车,甚至让乘客免费驾乘,也会先败在“停车位不够”、“充电桩被占”的困局里。
 
       有研究显示,中国新能源共享汽车市场容量或高达1.8万亿。今天的盼达,每“攻下”一座新城,都意味着未来持续性的排他收益。
 
       在此利基下,盼达还做着更大的梦。
 
       2018年1月,马云亲自赴渝签署“智能重庆”合作协议,阿里云的智能算法与盼达的“车来找人”也正式落地。两强联手的目的,是要推动城市的交通革命。
 
       当单城汽车投放量达到1000-3000辆,盼达便明显感受到人车交互数据的压力:每辆车的保险、清洁、电量、调度等时刻变化,必须借助于人工智能才能科学及时地应对与处理。阿里云,则可让盼达后台在PB数据量级上实现毫秒级响应。
 
       最重要的,这些海量数据,又能对用户行为进行精准预测、画像,提升车辆、车位、电池的使用效率,甚至助力实现力帆的智能化转型。
 
       借助盼达积累的后台大数据,力帆还正致力于消除品牌间的数据孤岛、打破出行场景的隔阂,在构建跨领域的云数据社区基础上,配合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技术,真正实现城市、道路、人、车辆的互联互通。
 
       力帆的商业模式也因此发生新变化:
 
       以前仅仅是整车制造厂商,如今整合出行服务;以前贩卖车辆使用权,如今提供精准出行体验;以前是以技术研发为核心、市场销量为驱动,现在要以移动数据为核心、出行服务体验为驱动。
 
       这种根本性的转变,也正推动力帆建立中国首个数据生态驱动的新能源出行解决方案,并最终进化为“智能制造+城市大数据”公司。
 
11.jpg
力帆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820EV
 
       2017年11月,79岁高龄的力帆创始人尹明善正式退休,47岁的牟刚正式接棒尹明善出任力帆董事长,33岁的马可则出任总裁。
 
       交班前,尹明善心心念念不忘的,还是“坚定不移转向新能源”的战略。思维活跃,拥有年轻一代更前沿的视野的牟刚、马可接手后,最主要的动作就是加速盼达的发展,并以此为引擎推动力帆在新能源车上整体升级。
 
       2017年11月13日,力帆宣布与盼达、百度展开战略合作,并推出了无人驾驶共享汽车——力帆820EV。
 
       力帆820EV最高时速达150公里/小时,续航里程突破400公里。性能提升的背后是力帆更大的雄心:要在盼达之外,在新能源汽车谋求更大的赢面。
 
       由盼达及整车等构成的新能源版图,也让力帆的整个新能源战略找到了更加坚实的支撑、更广阔的前景:之前,力帆主要专注于研究模式和技术;如今,则着力于将技术和模式转化成产品和品牌,即全新的力帆新能源品牌和商业模式。
 
       有知情人士表示,力帆新能源已规划好三步走的品牌战略:一是加快推出新一代新能源产品;二是利用云端大数据,为用户提供突破性、可持续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;三是打造出新时代移动出行服务的一个全新技术平台。
 
       战略转型一旦成功,力帆新能源将成为中国第一个跨越汽车品牌、交通工具、出行场景的移动互联数据品牌,从而实现力帆整体性的“换道超车”。
 
       这也正是力帆“新能源战略2.0”的长远用心。
 
image023.jpg
盼达用车
 
       “换电模式”、“盼达用车”的成功,差不多10年的积累,已让力帆的新能源战略加速落地:2018年4月,力帆公布一季报显示,期内,公司扣非净利润7449.89万,同比增长79.83%;而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则同比增长45.82%、77.82%。
 
       此前,力帆已在年报中表示,盼达用车除私募股权融资外,还将进行融资租赁、ABS及其他债权融资,并着手上市股权架构的搭建和上市计划的推进。
 
       有分析认为,这意味着,盼达将有望成为“共享汽车第一股”,并因清晰的商业模式、明显的竞争优势,成为被资本追逐的新兴“独角兽”。
 
       如今,盼达的股权结构中汇洋控股占40%、力帆控股占26%、力帆股份占15%,力帆系为盼达绝对的控股股东。因此,盼达的上市,将提升力帆控股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话语权,而这话语权则会被毫无保留地用来支持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。
 
       通俗地说就是,盼达的大成功已是大概率,而大成功的盼达必将肥水不流外人田,极大地拉动上市公司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、生产。
 
       有这么强的一个内部支撑,力帆的新能源汽车也就有了挑战更高境界的基础和雄心,所以,才要抓紧定增,抓紧准备。
 
       这也是此次力帆24.8亿定增,投入新能源汽车能源站、锂电芯、智能快换平台、新能源SUV汽车四大研发的核心支撑所在。
 
       而且,力帆股份还将直接分享盼达的上市红利。毕竟,力帆股份依然直接持有盼达15%的股份。
 
       有鉴于此,力帆此次定增的推出,也被市场格外高一眼。
 
       但显然,力帆自己对资本市场的态度却是谨慎、悲观了。
 
       24.8亿,不过是一线城市的几栋楼,甚至一栋楼而已。中国现在几乎每座城市都“地王”频出,每座城市都被热钱追捧。但实体经济,缺钱依然,制造业缺钱依然。
 
       即便政府一再强调金融要加强服务实体,像力帆这样扎根实业,扎根制造业二十多年的企业,为了转型升级,要从市场拿到钱,也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 
       相比2015年换电模式还是梦想、盼达还没诞生,力帆显然是有了更好的产业基础,但它此次的融资金额却大幅缩水到了不到此前一半的规模。
 
       这也不只是力帆的谨慎和悲观,而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资本缩影。
 
本文转载自华商韬略  作者:熊剑辉
 

 

网站地图
XML 地图